增量配電試點發展至今 還有投資機會嗎?
作者: 日期: 2019/6/21 17:21:17 來源:盡管天空淅瀝地下著小雨,但沒有阻擋住那些從事和關注增量配電行業人士的堅定腳步,在第一天的研討會上,8位電改及增量配電的行業專家對增量配電試點的政策、項目落地,用戶側配電資產,增量配電網的運營及商業模式等話題進行了分享。
增量配電網的發展訴求
初心:筑巢引鳳,放水養魚
對于增量配電網的初心,相信大家的心中都心存美好。國家鼓勵社會資本有序投資、運營增量配電網,其意義在于促進配電網建設發展,解決配電網建設相對滯后的問題,形成比較競爭,實現供電自主,打破配電網環節的投資壟斷,實現筑巢引鳳,放水養魚。
增量配電改革是楔子和種子
增量配電改革并不是只搞出幾個新的供電局這么簡單,未來必然要走向分開之路。但目前的“中間管住兩頭”現象并不利于增量配電行業未來發展。“兩頭主體多元化,中間股權多元化,讓中間管住中間,讓兩頭混改兩頭”或許能成為“管住中間,放開兩頭”的辦法。增量配電改革目前正處于低迷期,但我們仍然不失信心,增量配電這顆種子未來何時能填滿、發芽,讓我們共同期待著。
增量配電改革遇到了什么問題?
根據相關部門的上半年統計顯示,首批增量配電試點中有20個增量項目已開工建設,5個增量項目已建成投產。第二、三批試點中62個項目確定了業主,13個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,8個開工建設。參會人員表示,增量配電網目前存在了一些問題,主要表現在增量配電網項目優選機制有待完善,各方對“增量”和“存量”配電網業務的界定存在明顯分歧,配電業務范圍劃分和電網存量資產處置困難,增量配網價格機制配套不夠,增量配網接入系統有阻礙,增量配網定位不明確、行業管理作用發揮不到位,實際負荷不如規劃預期,增量配電改革試點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。
從目前國內幾家成功的增量配電項目成功案例來看,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。項目區域界定和區域劃分上試點企業與電網企業難以達成一致意見、增量配電設施的系統接入點與線路建設規劃上的沖突、不一致,試點項目盈利模式不清晰等,這些均不利于增量配電網企業的生存發展。對此,參會者表示,寄希望于國家、省市地方政府繼續開展、加大督導工作,加快推進電網企業接入并網服務,并出臺增量配電試點配電價格政策。
增量配電網還有投資機會嗎?
用戶側配電資產對社會資本具有投資價值
目前,社會資本都在探尋增量配電網更好的投資運營模式,對此,有專家稱,以城市為單位,采取市場化手段成立城市配電資產管理公司,整合、盤活城市用戶側配電資產(含轉供電配電資產)并逐步將其改制為增量配電網,依托用戶側配電資產及其用戶,開展能源電力、資產管理、電力市場及金融服務等多元業務,以此來提高城市用戶側配電資產的價值創造與盈利能力。
綜合能源服務是增量配電網業務的盈利模式入口
一方面,靈活運行方式下,從電網內購入電力,對分布式發電機進行符合跟蹤控制,根據區域網絡以及交易能源對象的不同特點,設置市場交易機制、價格形成機制、阻塞管理機制和偏差能量平衡機制。實現入網用戶的對等交易(P2P交易),形成交易性網絡。通過市場的價格信號驅動,形成“自主交易、主動調節”,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最大化。
另一方面,推進售電公司探索多能源運營模式創新。做綜合能源服務商,進行資本對接、調度運營、市場開拓、項目建設等,從中獲得增量收益。
利用配電網平臺公司,開展對外電力業務的拓展(聚焦工業園區),提供全面的能源保障服務,達成能源消耗全覆蓋的市場營銷模式。根據園區用能負荷,分期逐步實施燃氣、風、光分布式能源建設。將能源服務范圍由大工商業用戶下延至大型物業和民用用戶。
在一天的討論中,大家表達了一個觀點,增量配電試點改革會經歷一段漫長的陣痛期,前路該怎么走,需要大家一起去摸索,但不可否認的是,增量配電前途一定是光明的,需要大家堅定信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