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水口九姑墩的傳說
作者: 日期: 2025/7/9 22:58:30 來源:在廬江縣城東3公里的照壁山腳下,距東郡溫山莊百果園東南500米處,居住著一個30來戶的宛莊村民組,在宛莊村西北角150米處有一口葫蘆塘,現已流轉給東郡溫泉山莊規劃為垂釣園。在葫蘆塘邊矗立著一座3米高、占地面積約1畝的方型漢墓土墩,土墩上古樹叢生,當地村民稱之為“九姑墩”。自古以來,關于九姑墩就流傳著東漢末年漢室第個九皇妹流落民間的故事。
傳建安二十一年(216 年),漢室勢微,朝堂之上,丞相曹操專權跋扈,整個天下都被籠罩在他的“挾天子以令諸侯”勢力陰影之中。在這風云變幻的時局里,漢獻帝劉協的第九個皇妹,生得聰明賢慧善良,世人皆稱其為“九皇姑”。此時,曹操為進一步鞏固權勢,竟妄圖將九皇姑許配給其子曹丕為妃。九皇姑生性高潔,不愿卷入這場權力的紛爭,更不愿成為政治聯姻的犧牲品。她深知,一旦應允,自己的一生都將被束縛,再無自由可言,也無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。于是,九皇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反抗。
她與廬江方士左慈商議后,決定以假死之計逃離這宮廷的牢籠。出殯后,九皇姑跟隨左慈,一路輾轉,最終隱住于廬江郡舒縣照壁山泉水口姑在這里開始了全新的生活,她跟隨左慈學習采藥煉丹之術,又潛心鉆研醫術。憑借著過人的天賦和勤奮,她很快就成為地方上一名醫術精湛的女郎中。
2、東郡溫泉山莊百果園門前葫蘆塘垂釣愛好者在釣魚
在這一片半山半湖的土地上,九皇姑懸壺濟世,無論貧富貴賤,只要有人患病求診,她都一視同仁,盡心竭力地為其診治。她的名聲漸漸傳開,成為了當地遠近聞名的女神醫,方圓百里人們都尊稱她外號:“九仙姑”。
然而,天有不測風云。有一年,江淮地區突遭嚴重瘟疫大流行。一時間,無數百姓深受其害,哀嚎聲聲,尸橫遍野。村莊里,街道上,到處都是被疾病折磨的人。不僅當地的百姓,就連四處逃亡的流民也未能幸免。九仙姑見此慘狀,心中悲痛不已。她不顧自身安危,立即行動起來。組織村民在當地搭起庵棚,每日煮粥施舍給饑餓的百姓,讓他們在病痛中也能吃上一口熱粥。同時,她日夜不停地采藥、熬藥,不辭辛勞地為遠近百里的患者診治。
3、圖為白湖鎮泉水村宛莊村民組(局部)
在救治的過程中,九仙姑常常不分晝夜地奔波于各個村落之間。有時,她剛為一個患者看完病,又聽聞另一個地方有人急需救治,便馬不停蹄地趕去。面對那些絕望的眼神,她總是耐心地安慰,給予他們生的希望。就這樣,她先后為上萬人治病,將無數人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。
4、當地畫家根據傳說繪制的九皇姑畫像。
然而,由于她年歲已高,加上長時間的勞累和高強度的工作,早已透支了身體。盡管她心中仍有許多牽掛,仍想繼續幫助更多的人,但她的身體卻再也支撐不住了。最終,九仙姑因積勞成疾,永遠地閉上了雙眼,享年六十九歲。
5、宛莊隊老村民在回憶九姑墩漢墓的歷史及傳說。
九仙姑離世后,當地百姓悲痛萬分。他們為了紀念九仙姑的功德,自發地為她筑墓立碑。人們將對她的感激和思念,都投入到了這座墓的建設中。為了守護這份紀念,民間還確定了專人負責為九仙姑守墓,而劉氏后人也會時常前來祭掃拜謁。據宛家村84歲崔姓老人說,他們家祖上就是給九姑墩守墓的,2001年此墓被盜墓賊盜過,墓頂有三處盜洞,村里小孩爬進墓穴,發現九姑墩由前后墓道、甬道回廊、墓室、4個耳室構成,室內有漢紋磚、畫像石、文字碑,散落于村民家中。2021年,六安市文物管理所來人對此墓進行調查鑒定為漢代。
6、圖為散落在村民組周邊的畫像石、雕刻等物件。
歲月悠悠,時光流轉。那座為九仙姑所筑的漢墓,漸漸被人們稱為“九姑墩”。九姑墩見證了九仙姑的大愛與無私,也承載著當地百姓對她無盡的懷念。關于九姑墩的傳說,也一代又一代地在民間流傳著,九仙姑的故事和精神,激勵著無數人,讓人們懂得了善良、奉獻與堅守的意義。
撰稿:朱林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