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竹與民俗”中國微雕大師張長江竹文化研討會在東郡溫泉山莊成功舉辦
作者: 日期: 2025/5/9 16:49:44 來源:5月4日,由安徽省民俗協會主辦,安徽睿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、廬江縣民間文藝家協會協辦的“竹與民俗”中國微雕大師張長江竹文化研討會在東郡溫泉山莊圓滿舉行。來自全省的作家、民俗學家、文史專家等齊聚一堂,共同探討竹文化在民俗中的深厚內涵與獨特魅力。
參加“竹與民俗”研討會人員還參觀了位于白湖鎮獨山景區的張長江微雕陳列館。館內陳列的精美微雕作品,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到了微雕大師張長江精湛絕倫的技藝,對他在竹文化藝術領域的卓越成就與貢獻有了更直觀的認識。
研討會由安徽睿明集團董事長朱義安主持。著名微雕大師張長江首先發言,他深情地回顧了自己的創作生涯,分享了多年來在竹藝創作道路上的探索與感悟。從最初與竹結緣,到不斷鉆研創新,張長江憑借著對竹文化的熱愛與執著,創作出竹刻、竹雕、竹畫、竹書法、竹編、竹工藝等眾多令人嘆為觀止的作品,在中國微雕界獨樹一幟。
作家、民俗學家、省民俗協會會長王賢友在發言中,深入剖析了竹在傳統民俗中的多重象征意義。研究證明,中國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種用途,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簡,即把字寫在竹片(有時用木片)上,再把它們用繩子串在一起就成了“書”,漢字“冊”即由此而來。關于用竹造紙,明代《天工開物》中作了詳細記載,并附有竹紙制造圖。用竹造紙,標志著中國古代造紙技術的巨大發展和成就,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繁榮。他提到,竹子不僅是“歲寒三友”“四君子”之一,代表著堅韌、高潔的品質,還在諸多民俗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如春節時的爆竹驅邪、南方部分地區的竹崇拜等,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祝福 ,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。
文史專家、省民俗學會副秘書長束文龍從歷史文化的角度,闡述了竹文化的發展脈絡。他指出,從原始社會竹子被用于制作生活器具,到商周時期竹編工藝的初步發展,再到后世竹子在文學、藝術、建筑等領域的廣泛應用,竹文化貫穿了中華文明的始終,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變遷。
詩人、省民俗學會黨支部宣傳委員張雪冰,作家、省民俗學會學術委員王世玉,作家、省民俗學會黨支部委員曹夢賢,畫家、省民俗學會學術委員周勝,民俗專家余亮亮等也紛紛發言,圍繞竹文化在民俗傳承、文學創作、藝術表現等方面的作用與價值,各抒己見,展開了熱烈的討論。大家一致認為,廬江是竹資源大縣,竹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應當得到更廣泛的傳播、傳承、開發與利用。
廬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、文聯主席何海生在會上表示,廬江縣擁有豐富的竹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,張長江大師的竹文化藝術為廬江文化事業增添了亮麗色彩。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,進一步挖掘和弘揚竹文化,推動廬江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。
縣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吳明亮也對研討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,并表示將積極組織民間文藝工作者,深入挖掘和整理竹文化相關的民俗資源,為傳承和發展地方文化貢獻力量。
研討會結束后,朱義安董事長親自講解,帶領參會人員參觀了東郡溫泉山莊照壁山生態百果園。大家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,繼續交流探討,意猶未盡。
此次“竹與民俗”中國微雕大師張長江竹文化研討會的成功舉辦,不僅為竹文化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,也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、推動民俗文化研究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竹文化這一中華民族的瑰寶將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。
撰稿:朱林紅